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台南市億載國小 線上教學新創意療癒學童感動家長
2021-07-05
防疫居家線上上課期間,台南市億載國小呂旻真老師,有感學童長期在家心情低迷,學期末放暑假前最後一堂,規畫了特別任務「名畫變變變」,讓學生自身走進世界名畫裡。想不到,三天內學生紛紛繳回的作品,如此豐富、有趣、讓人感動。呂旻真老師說,疫情當下,透過親子間的互動共同創作,難得的精彩作品,誰說藝術很難,國小三年級的孩子也可以做得到的,感動感謝,透過作品療癒壓力爆錶的人,笑一笑吧,生活仍然很美好哦!
美術班科出身的呂旻真老師,任教藝術與人文中的美術課,藉由藝術陶冶、涵育人文素養,以提升藝術鑑賞能力、陶冶生活情趣。呂旻真用心製作教學檔案,吸引學童專心上課樂寫作業,至學期末止保持全班27人,每天準時交作業的全勤紀錄。防疫美食分享、防疫日記等作業,連結了老師和學生間美好的情誼。呂旻真表示,出發點很單純,想讓防疫在家的孩子們,和家人有更多的互動,請親子一起觀賞名畫,再尋覓家中現有素材進行裝扮。這不是仿畫、不是復刻、不是山寨,而是投入了真實生活經驗、平日累積,所激發出多元創意的呈現。
呂旻真表示,親子如此熱烈,而且成果超乎意料驚豔,網路按讚都是正向正面正能量,家長和孩子們收到留言很開心,也更增添自信心,非常謝謝大家。活動過程中,恰逢家長無暇協助,孩子自行創作請幼弟幫忙拍照,一心一意要完成任務,這樣的承擔、負責十分珍貴。另有孩子私下表示,平常以為爸媽對他總是大小聲,可是一起創作時,感受到了爸媽濃濃的愛,自己都感動得想哭了。除了310班繳回作品,還有畢業生也參與其中,因為藝術面向不僅在畫畫,學習欣賞、嘗試創作都是藝術之一,除了讀書,透過藝術也能找到人生的亮點。
何欣榮向媽媽黃茵馨說明任務後,選定墨西哥藝術家《弗里達·卡羅的自畫像》。何欣榮放棄偶包的打扮,讓媽媽在臉上作畫,還邊照鏡子邊指點,「眉毛再粗一點」、「腮紅再紅一點」,可是家裡沒有畫中的鸚鵡呀,黃茵馨靈機一動,既然「防疫呆在家」,取來廚房現有的鮮味炒手、水杯、洗碗精、蔬菜清潔液,往何欣榮身上一擺就拍起照,何欣榮忍住憋笑,裝作很高貴的樣子面對鏡頭,耳裡不斷重複著「實在太好笑啦!」
維梅爾 Johannes Vermeer 的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,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》,畫作模特兒與觀者畫家相凝定格,歷經350年的探討,他們間存在細膩的眷戀。男童林品宏轉頭尋覓媽媽林嘉鈴,瞬間眼神表情很到位,完全符合此畫的感覺,母子聯手抓住一閃之間展現藝術的機會。
1858年法國大師米勒(Jean-Francois Millet)完成《晚禱》,畫中夫婦站在廣漠鄉間,黃昏時刻低頭祈禱,看似平淡的農田工作,存在生命力與無限感懷,田園與心靈世界互融入畫。媽媽陳俞蓁說,我們家住市郊,米勒的畫最適合我家的田園風光,所以選了「晚禱」。曾于恩穿上長褲裝扮好剛就位,表演慾強的弟弟,主動戴上髮圈、袖套、長裙,扮演農婦乖巧站好入鏡。透過這項活動,孩子們深切感受我家就是名畫,媽媽也解鎖了「角色扮演」技能。
不朽名作《馬拉之死》,是一幅歷史畫又是肖像畫。媽媽厲曉潔說,創作時思考著,以現代筆電取代西方古文明鵝毛筆,不如放入孩子喜愛的物品,熱愛書法的孫文婷,曾代表班上參加比賽,毛筆、墨汁是華人重要歷史元素,孫文婷和筆墨紙同時入畫,這樣真是太相符合了,這才是變化的樂趣呀!很感謝旻真老師,讓我們防疫居家上課,還能有這麼多元豐富的課程,孩子們真是幸福了!孫文婷說,可以跟媽媽一起動頭腦創作,實在是太棒了!
吳芸菲說,很開心看著雷諾瓦的《梳理頭髮的少女》,彷彿能知道我的心情。媽媽吳佳潔曾對吳芸菲說過,買、搭、穿時尚感的衣服,打扮好看不是討人歡心,而是讓自己有精神有自信。吳芸菲自己搭配穿好畫作服裝,等媽媽下班後幫忙上妝,更呈現真實感。母女比對畫作,感受模特兒所傳達的表情情緒,照片成果與畫作併列,獲網路許多好評迴響。吳芸菲說,很謝謝媽媽教導,也很謝謝老師設計這項活動,讓我搜尋了好多畫家作品,增加了藝術知識,更了解各國的世界名畫。
邱柏皓和媽媽 Olivia一起選了拉斐爾的《小天使》,原因是畫中有2位天使,可以讓妹妹一起參加活動。邱柏皓說,想到現在的疫情,便把天使翅膀改成了惡魔三叉戟,和妹妹都表現出無言的眼神,代表我們是可愛又無辜的天使,希望大家看到這表情會笑出來,如果喜歡我們的表現,我和妹妹都會很開心。
美術班科出身的呂旻真老師,任教藝術與人文中的美術課,藉由藝術陶冶、涵育人文素養,以提升藝術鑑賞能力、陶冶生活情趣。呂旻真用心製作教學檔案,吸引學童專心上課樂寫作業,至學期末止保持全班27人,每天準時交作業的全勤紀錄。防疫美食分享、防疫日記等作業,連結了老師和學生間美好的情誼。呂旻真表示,出發點很單純,想讓防疫在家的孩子們,和家人有更多的互動,請親子一起觀賞名畫,再尋覓家中現有素材進行裝扮。這不是仿畫、不是復刻、不是山寨,而是投入了真實生活經驗、平日累積,所激發出多元創意的呈現。
呂旻真表示,親子如此熱烈,而且成果超乎意料驚豔,網路按讚都是正向正面正能量,家長和孩子們收到留言很開心,也更增添自信心,非常謝謝大家。活動過程中,恰逢家長無暇協助,孩子自行創作請幼弟幫忙拍照,一心一意要完成任務,這樣的承擔、負責十分珍貴。另有孩子私下表示,平常以為爸媽對他總是大小聲,可是一起創作時,感受到了爸媽濃濃的愛,自己都感動得想哭了。除了310班繳回作品,還有畢業生也參與其中,因為藝術面向不僅在畫畫,學習欣賞、嘗試創作都是藝術之一,除了讀書,透過藝術也能找到人生的亮點。
何欣榮向媽媽黃茵馨說明任務後,選定墨西哥藝術家《弗里達·卡羅的自畫像》。何欣榮放棄偶包的打扮,讓媽媽在臉上作畫,還邊照鏡子邊指點,「眉毛再粗一點」、「腮紅再紅一點」,可是家裡沒有畫中的鸚鵡呀,黃茵馨靈機一動,既然「防疫呆在家」,取來廚房現有的鮮味炒手、水杯、洗碗精、蔬菜清潔液,往何欣榮身上一擺就拍起照,何欣榮忍住憋笑,裝作很高貴的樣子面對鏡頭,耳裡不斷重複著「實在太好笑啦!」
維梅爾 Johannes Vermeer 的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,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》,畫作模特兒與觀者畫家相凝定格,歷經350年的探討,他們間存在細膩的眷戀。男童林品宏轉頭尋覓媽媽林嘉鈴,瞬間眼神表情很到位,完全符合此畫的感覺,母子聯手抓住一閃之間展現藝術的機會。
1858年法國大師米勒(Jean-Francois Millet)完成《晚禱》,畫中夫婦站在廣漠鄉間,黃昏時刻低頭祈禱,看似平淡的農田工作,存在生命力與無限感懷,田園與心靈世界互融入畫。媽媽陳俞蓁說,我們家住市郊,米勒的畫最適合我家的田園風光,所以選了「晚禱」。曾于恩穿上長褲裝扮好剛就位,表演慾強的弟弟,主動戴上髮圈、袖套、長裙,扮演農婦乖巧站好入鏡。透過這項活動,孩子們深切感受我家就是名畫,媽媽也解鎖了「角色扮演」技能。
不朽名作《馬拉之死》,是一幅歷史畫又是肖像畫。媽媽厲曉潔說,創作時思考著,以現代筆電取代西方古文明鵝毛筆,不如放入孩子喜愛的物品,熱愛書法的孫文婷,曾代表班上參加比賽,毛筆、墨汁是華人重要歷史元素,孫文婷和筆墨紙同時入畫,這樣真是太相符合了,這才是變化的樂趣呀!很感謝旻真老師,讓我們防疫居家上課,還能有這麼多元豐富的課程,孩子們真是幸福了!孫文婷說,可以跟媽媽一起動頭腦創作,實在是太棒了!
吳芸菲說,很開心看著雷諾瓦的《梳理頭髮的少女》,彷彿能知道我的心情。媽媽吳佳潔曾對吳芸菲說過,買、搭、穿時尚感的衣服,打扮好看不是討人歡心,而是讓自己有精神有自信。吳芸菲自己搭配穿好畫作服裝,等媽媽下班後幫忙上妝,更呈現真實感。母女比對畫作,感受模特兒所傳達的表情情緒,照片成果與畫作併列,獲網路許多好評迴響。吳芸菲說,很謝謝媽媽教導,也很謝謝老師設計這項活動,讓我搜尋了好多畫家作品,增加了藝術知識,更了解各國的世界名畫。
邱柏皓和媽媽 Olivia一起選了拉斐爾的《小天使》,原因是畫中有2位天使,可以讓妹妹一起參加活動。邱柏皓說,想到現在的疫情,便把天使翅膀改成了惡魔三叉戟,和妹妹都表現出無言的眼神,代表我們是可愛又無辜的天使,希望大家看到這表情會笑出來,如果喜歡我們的表現,我和妹妹都會很開心。
最新消息
相
關
消
息